助力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的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堅持深化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之相適應的是我國外語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包括規模的增長和內涵的深化豐富,成果顯著。
我于1997年受聘為教育部高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西班牙語分委員會主任,并于2002年、2007年、2013年三次連任,至今已逾20年。這期間中國與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西語國家的交往呈跨越式發展。與此協同互動的是中國的西班牙語教學終于搭上了快速行駛的高鐵列車,成為人才需求巨大、教學規模增長最快的外語語種,引人矚目。
回顧近20年來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研究的發展過程和自己從事西班牙語教學研究、推進我國西班牙語學科建設的經歷,展望西班牙語專業的美好前景,還是很有意義的。
陸經生教授受到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接見
把握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發展的脈搏
中國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于1952年艱難創業。60年代上半葉因中國與古巴建交出現一個西語教學發展小高潮。1970年起又因中國與西班牙及拉美多個西語國家建交,再次出現開設西班牙語專業點的小高潮,有14所高校開設了西語專業點,本人即于1973年入上海外國語學院學習西班牙語專業。
然而沒過幾年,到70年代后期西語人才數量很快滿足當時的需求,此外,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急需的是國外投資、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經驗,這些都不是西語國家的強項。因此中國與西語國家的交往停滯不前,導致對西語人才的需求急劇下降,教育部高教司于1982年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召開全國高校西班牙語教育座談會,提出了“控制招生規模,壓縮專業點,提高培養質量,加強研究工作,加強師資培訓”的調整改革方案,確定將西班牙語專業每年招生規模維持在全國30—40名,專業點由11個壓縮至7個。由此我國西班牙語教學規模陷入低谷,經歷了萎縮和緩慢復蘇。
我于1993—1994年在西班牙參加了馬德里康普斯頓大學對外西班牙語教學法博士班課程學習,回國后即于1995年初擔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西語系主任,更多關注并調研西語專業的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問題。我對西班牙語的國際地位作了較詳細調研,認為我國同西語國家的經貿交往大有發展余地,并提出“我國對西語人才總會保持一定的需求量,與之相適應的是西語教學在任何情況下也應保持一定的規模”。
1997年我被國家教委聘為第二屆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班牙語組組長。這個平臺促使我能全面觀察我國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現狀和發展前景,從全局角度思考西班牙語專業學科建設和發展策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的首次會議上確定本屆西語組工作之一是對全國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的現狀開展全面調研,以摸清家底,找出問題,確定發展策略。數據顯示,我國西班牙語專業教學規模已從80年代初的萎縮低谷逐步復蘇回升,進入“小發展”時期,在校生人數由1982年的116名增加到1997年的643名。
西語組每年都利用召開全國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研討會之際,調研全國西班牙語專業現狀和發展情況,為西語組本身及各校西語專業、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陸經生教授(左一)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院士(中)和《新編西班牙語語法》總主編博斯克院士
進入21世紀后,中國與西語國家的交往呈全方位快速增長,中西雙邊貿易額和中拉雙邊貿易總額增長飛速。中國與拉美關系呈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發展的新局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年11月21日在秘魯國會的演講《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系美好未來》中指出的,“進入新世紀,中拉交往實現跨越式發展”,“拉美成為僅次于亞洲的中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在這個宏大背景下,我國的西班牙語教學界努力對接國家需求,積極采取對策,獲得長足的發展。
2007年3月,我在哥倫比亞名城卡塔赫納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西班牙語大會上介紹了中國的西班牙語教學發展歷史和策略。其時,國內西語專業點增加到36個,學生4000余名,教師約200名。在大會閉幕式上,卡塔赫納市市長代表大會主辦方給我和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院長等五位學者授予了城市金鑰匙獎章和證書,以表彰“在西班牙語研究和傳播方面的突出成就”。新華網3月30日刊發對我的采訪報道《中國學者表示:西班牙語學習在中國將越來越熱》。同年底,教育部、財政部推出的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學校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中,把西語和阿語列入“非通用語種”建設范圍亦可為印證。
陸經生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2008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要求外指委制訂外語專業規范,為此首先要在廣泛調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作外語專業發展戰略研究。西語分委員會充分利用多年積累的數據資料進行調查研討,由我執筆撰寫了《西班牙語專業發展戰略建議》,當年年底完成并提交外指委供編制《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戰略報告》。
2013年我再次連任教育部高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班牙語分委員會主任。在過去五年里,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規模快速增長,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畢業生有比較好的出路,與西班牙語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聯動的是高校招生時考生選報西班牙語專業的熱情持續高漲,與十數年前少有人問津的“冷門專業”情景相比,可謂天壤之別。對于西班牙語專業發展前景,我們分析認為:鑒于西班牙語的重要國際地位和中西、中拉交往的發展潛力,中國同西語國家的經濟交流尚處于逐步發展階段。中國同西語國家經濟交流發展緩慢的諸多原因中,語言溝通障礙、缺乏相互了解也是重要原因。尚未充分開發的領域意味著極大的機會和發展潛力,中國同西語國家的深入交流需要我們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本人預測我國西班牙語教學依然擁有“美好的專業前景”,當然也面臨超常發展必然帶來的多種問題和挑戰。
陸經生教授獲阿爾卡拉大學授勛
構建切合中國學習者的西班牙語教學體系
我于1978年留學墨西哥學院回國后即開始教授西班牙語,頭幾年還沒有明確的漢西對比分析意識,基本上是就西語講西語、教西語。1988年10月我由上外選派到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立大學教授中國近代史和現代漢語。當時中國和拉美國家交往稀少,互相之間各方面都鮮有了解,當地學生對漢語雖然充滿好奇,但都覺得很難學。這就迫使我在課堂上經常通過漢西語言比較實例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漢語,同時改編了一本用西語講解的適合西語學生的漢語初級教材。
1993—1994年我獲得西班牙政府獎學金,來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明確了研修對外西語教學法的目標,并注冊了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文學院的對外西語教學法博士研究生班。這段學習經歷使我全面深入地研修了西班牙語語言學和對外西班牙語教學法理論和方法,了解了西班牙對外西語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結識了該領域的幾位權威學者,為回國后的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研究打下了理論基礎,同時也為后來開拓上外與西班牙高校的國際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聯合培養我校西班牙語博士研究生、拓展中國西語界與西班牙同行的學術交流等建立了人脈關系。
在此期間,我逐漸意識到探索合適的教學法的重要性。1994年底回國后,我結合教學實踐,開展漢西之間多個層面的對比分析及對漢語學生的西班牙語教學法研究。1998年,我通過西班牙“中國之友”協會向西班牙教育文化體育部申請關于中國西班牙語教學調研資助獲得批準,2000年完成項目報告,以漢西雙語對照出版《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研究》。該書在對中國西語教學的歷史和現狀作介紹后,分析了中國學生學習西班牙語的難易,對漢西詞法系統作了比較詳細的對比分析,包括詞的界定、詞類劃分、詞形結構三個層面,在此基礎上對中國西語教學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授課形式、師資規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這本小書現在看來內容有點淺近,但是是第一本關于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的論著,還因為用漢西雙語出版,引起了西班牙和拉美國家對外西語教學界的關注。
《中國的西班牙語教學與研究》
在為《中國外語教育發展研究(1949—2009)》(戴煒棟、胡文仲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撰寫的《西班牙語專業教育發展研究》中我們提出,“中國的西班牙語教學首先立足本地,開發適合中國學生的西班牙語教學方法,同時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吸取國外西班牙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成果,努力建立適合在中國面向中國學生的西班牙語教學體系”。
我們針對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理論和實踐作多方面調研,以“編寫具有特色的系列教材”為例,我們選取我國學者自編西語教材(以董燕生編《現代西班牙語》為例)和西班牙學者編寫對外西語原版教材(以SUEÑA為例)作比較分析,認為“其各有長短特點,但相對而言,《現代西班牙語》更適合中國學生使用,因此為各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普遍選用,當然它也存在內容過時、編排呆板等不足。我們認為理想的教材體系應該匯聚中國和西語國家專家學者的語言文化專長和教學經驗,由雙方聯合編寫適合中國環境的西語教材。”為此,我們提出了面向中國學生的西語教材的九大編寫要點。自2005年8月起,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西班牙語分委員會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合作,聯手開發“新世紀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并申請獲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目前已出版9種16冊,供各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使用。其他相關研究成果還有《從中國學生西語學習錯誤看西語水平測試策略》,《中國漢西雙語詞典的編寫》,《以語際距離視域看漢外翻譯實踐和研究的廣闊天地》,《教師培訓: 西班牙語教師培養問題》等。2014年,我們依靠前期研究的成果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西對比視域下構建切合中國學習者的西班牙語教學體系研究”。
陸經生教授參加第八屆國際西班牙語大會
隨著新時代發展,從頂層設計視角看,外語專業領域的各類各層次人才都被圈入“吃香人才”行列,外語專業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期。黨的十九大文獻用“新世紀,新時代,新的發展階段”來表述當前中國社會所處的新局勢,我們遵循這個思路提出對外語人才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新需求是指人才規模和語種數量的增長,新要求是指外語人才質量和規格的提高,培養高端語言服務人才和“外語+專業”的應用人才。我想這應該也是中國西班牙語教學界下一個十年面臨的美好前景和艱巨任務。
作者介紹
陸經生,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教授,博士生導師。1976年于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畢業留校任教,1997年起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班牙語分委員會主任,2010-2013年任亞洲西班牙語學者協會主席,2016年當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通訊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語語言學、漢西語言文化比較和西語教學法,出版有《中國的西班牙語教學研究》(漢西雙語)、《西班牙語介詞》、《西班牙語語音》等專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