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維利亞是享譽世界的名酒“雪莉酒”的出產地,是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城內保存有許多氣勢輝宏的古老建筑。文學巨著《唐•吉訶德》就寫于該城,是著名的“弗拉門戈舞”的發源地。歐洲文學戲劇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出自塞維利亞。
除了古老建筑,城市內的建設同時也展現了動感十足的現代化都市風貌,綠化良好,街道寬闊、美觀整潔,故旅游業非常興旺。1992年曾在此舉辦過國際博覽會。今天,它依然是西班牙南部經濟、貿易、旅游和文化重鎮。塞維利亞大學也在這里。
橘樹是西班牙塞維利亞的市樹,從大街小巷到皇宮教堂隨處可見掛滿金色橘子的大樹。這里遍種橘樹,每年橘子花開時,滿城橘香。
西班牙廣場
西班牙有無數個廣場叫西班牙廣場,但它們都遠遠不及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這個廣場簡直就是浪漫的代名詞。為1929年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所在地。為了辦好1929年拉美博覽會,在瑪利亞路易莎公園旁興建了這座美麗宏偉的廣場。廣場呈270度扇形,將古羅馬、阿拉伯和西班牙三種風格融匯在一起。
整個廣場主樓建筑采用紅磚墻,配以藍色彩釉瓷磚。主樓長長的回廊外側,是58幅用彩色瓷磚拼起來的彩畫,描述著安達盧西亞的萬種風情。樓群周圍有一條人工小護城河,上面建有數座小橋,氣勢不凡,別具一格。
塞維利亞大教堂
如同歐洲的許多城市,塞維利亞有一座教堂標志著城市的中心點。
塞維利亞大教堂是世界三大教堂之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哥倫布的陵墓就在這里。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建筑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教堂中的阿拉伯清真寺的遺跡完美地保留了阿拉伯建筑藝術的風格,而塔樓上用青銅制造的希拉爾達女神像則具有文藝復興式的藝術風格。伊斯蘭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有機結合,便有了這瑰麗的藝術杰作。
教堂邊的希拉達塔高98米,原為清真寺的宣禮塔,16世紀改建為教堂的鐘樓,所以在高塔的外立面上既能看到阿拉伯風格的網格裝飾和馬蹄形窗,又能看到文藝復興風格的鐘塔。塔內沒有樓梯,而是環形坡道,以便人們騎馬到達塔頂,登上70米高的瞭望臺,可以一覽塞維利亞全景。
塞維利亞王宮
塞維利亞王宮始建于1181年,是歐洲最古老的皇家宮殿,已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王宮原為阿拉伯城堡,14至16世紀卡斯蒂亞王國進行改修后作為國王的行宮。由于先后作為伊斯蘭教和天主教國家的王宮,塞維利亞王宮呈“混搭風”,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元素和伊斯蘭粘土建筑風格,為穆德哈爾式建筑的典范。
外部造型獨特,內部裝潢講究,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王宮擁有數個別致的院落和廳室。尤其是卡洛斯五世和大使廳,布置富麗堂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當我們行走在王宮各宮殿之間時,強烈地感受到了宮殿的華美。四周的墻壁上到處是精美的木雕和石雕,有的墻壁則采用了傳統的阿拉伯瓷磚貼面拼花。皇宮后花園里的噴水池和盛開的鮮花仿佛宮殿鼎盛時的模樣。這里還是熱播美劇《權力的游戲》中多恩的馬泰爾家族的皇宮庭院拍攝地。
圣十字區
塞維利亞的精華無疑在圣十字區,塞維利亞最著名的景點如大教堂、王宮、西印度檔案館等都在圣十字區中,水巷就是其中的縮影。狹窄的小巷,白色的住宅,幽靜的庭院,鮮花點綴的墻壁,即使在驕陽似火的盛夏也能讓人心情寧靜。
圣十字區曾經是猶太人聚居區,縱橫交錯的街巷和掛著鮮花的白房子、傳統的小酒館、特色餐廳、工藝品商店、身著歌劇服飾的旅游咨詢員、扮成理發師的街頭藝人……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即使迷失在街巷間也充滿了樂趣。
公立塞維利亞大學
塞維利亞大學最初由Maese Rodrigo Fernández de Santaella執事長創辦于15世紀,當時被稱為耶穌神圣瑪麗學院。1505年,教皇胡立烏斯二世頒布訓令,授權學校教授神學、哲學、法學、醫學和藝術學位的課程。1551年,塞維利亞市議會資助了綜合學習中心,從而使這所學校成為了一所官方性質的大學。
塞維利亞大學的主建筑以其"老煙草工廠"而聞名,是這幢建筑中直到50年代才有的工廠。而這幢精美的建筑也被用作比才非常著名的歌劇"卡門"的故事背景。事實上,卡門曾是這家煙草廠的一名工人。這幢建筑也提供給大學的四個院系使用:文學與語言學學院、地理與歷史學院和法學院。
塞維利亞大學是由塞維利亞省教育科學部管理的12所公立高等學校之一。這是一所人文氣息濃重的高等學府,各個院系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教育結構成熟完善,是世界各地學生的理想求學之地,每年都有很多國際留學生就讀。